【热门】写状物作文集合七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状物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季花是郑州市的市花,郑州有许多地方都种有月季花。今年,我也对这种花进行了观察。
春天开始,月季的枝上便长出了嫩红色的小芽,一段时间之后,小芽慢慢变绿,也慢慢张开。这时,月季的叶子还是嫩绿的。再过一段时间,月季已经开始长花骨朵儿了。每一个花骨朵儿都呈水滴形,外表有梅红、粉红……每个花骨朵儿的下方都有一个绿色的花托。春末,月季花也有了新的变化,有的已经全开了,有的只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盛开的月季花花瓣是一层一层叠上去的,空隙的大小非常匀称。花的颜色也非常多,有紫的、粉的、梅红的、大红的、深黄的、淡黄的,甚至还有绿色的。夏天,月季的叶子变得更绿了,已成了深绿色。月季的花也没有因为太阳的曝晒而枯萎,而是充足地吸收阳光,让人觉得它的颜色更加鲜艳了。秋天,月季花就败了,花瓣低垂着。忽然一阵风吹来,本已松动的花瓣就纷纷飘落,像新人结婚仪式上撒的花瓣一样漂亮。月季的叶子也渐渐变黄了,散落一地。冬天,月季只剩下它的枝干。它的叶子和花经得起风吹雨打,经得起烈日炎炎,但就是经不起寒冷。但它的枝干还在那顽强的挺立着……它是在为第二年花开得更加鲜艳而储备养分。
相信到了第二年春天,这里还会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我家有一只小狗,它非常可爱,非常听话,很讨人喜欢。
它长着一身白色的毛,白色的毛发中,有着棕色的小花朵,让它显得更加活泼可爱了,小小的尾巴上有着紫色的毛,好像化过妆似的,像一条花毛巾。它高兴的时候还会摇着自己的花毛巾,好像在说:我的花毛巾长在我后面。
小狗最爱吃骨头啦,有一次我正在吃排骨,吃完后我把骨头吐出来,放在一旁。一块骨头掉在了地上,突然,只见一股白风吹了过来,骨头就不见了,我看过去,发现我的小狗正在津津有味的啃那块骨头呢。
小狗非常可爱。有一次,我拿着一块骨头出来。我想逗逗小狗,所以就假装一扔,小狗以为我喂它吃的,就飞奔出去,但它一无所获的回来了。看见我手里拿着骨头,就眼巴巴地盯着看,仿佛在说:快点给我吧。我又一扔,骨头飞出去好远,可它还是一会儿就叼回来了,然后才狼吞虎咽地啃起来。
这就是我家的小狗,它可爱吗?
点评:读完习作,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可爱漂亮的小狗在眼前奔 跑,真是有趣极了!尤其是那白色的毛发,紫色的花朵还有那花毛巾,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那一阵白风写得太形象了,忍不住为你点赞哦!
我的家乡宁国一直以来就素有“中国元竹之乡”的美称,我家旁边就有一片竹林。
翠绿的竹子挺拔的站立着,在那里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它的枝干又粗又壮,竹叶十分茂密。元竹全身都是宝。竹叶型体非常小,细细长长的,生活在竹林里的人家,会用小小的竹叶吹出动听美妙的乐曲呢!我听过一次,那种音韵,既使人惊叹,又叫人敬佩,既使人沉醉,又叫人叹为观止。在这种境界里,连身旁的鸡鸭,都有时呆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也沉浸其中,回味着乐曲的绝妙之音。
元竹的果实就是竹笋。每年的四月中旬几场春雨过后,竹笋就从土里冒出了毛绒绒的小脑袋。每到这个日子,乡亲们就背着大大小小的竹篓上山采竹笋。当天渐渐的黑了,人们背着竹篓乐滋滋地满载而归。别看竹笋貌不惊人,它的味道可是极其鲜美。竹笋烧肉、竹筒饭这些香喷喷的食物都是用元竹的家簇成员精制而成。从山上砍摘下来的新鲜元竹,还是上等的农用、蔑用竹种。能工巧匠们用它可制作捻泥竿、晒竿、烤烟竿、瓜架、葡萄架等竹用工具。把鲜嫩的元竹从头端撕裂开,选出细长细长的竹条,可编织各种凉席,这些凉席不但制作精美更是夏季防暑的好帮手呢。
有始以来,元竹都有“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每当家家户户有乔迁的喜讯,都要在家门前的楼道口摆上三两棵粗壮的元竹,以表示节节高升的好消息。元竹是绿色植物之首,它柔而不弱,高风亮节。多少文人墨客不惜文笔称赞它,它却虚怀若谷。它是我们宁国的象征,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宁国元竹给人以美的享受,它绿的那么清新,翠的那么深沉。整片整片的元竹林把宁国装扮成了绿色的小康市。
下雨三点左右,天暗了下来,到了四点多,天空出现一道闪电,紧接着传来了一阵雷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了。
雷声过后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外面就像被蒙上了一层轻纱,真漂亮!
班里的窗户是开着的,雨水像利剑一般的射向我们,我们急忙把窗户关上。
课后管理结束了,爸爸来接我,外面的雨伞一把挨着一把,不留一点缝隙,积水已近没过脚了,爸爸的拖鞋都被冲走了,可见这场雨真是非常大!
雨一直在下,好像每一滴雨水都争分夺秒地下来,一下都不断开。
“哗哗哗”“哗哗哗”雨声一直没停,似乎在演奏一支乐曲,这支乐曲一直演奏到七点才停。
这场雨又大又美,又壮观,又雄伟。
状物,就是把动物、植物、静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艺品、玩具、特产和建筑物)如实地、细致地、准确地描绘出来,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见其物。
怎样把动物写活
许多同学很喜欢动物,有的还亲自饲养动物,可是,有的同学一写起动物来一点儿也不生动形象。怎样让动物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把动物写“活”呢?
一、仔细观察写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接触各类动物。如家禽家畜:鸡、鸭、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下马观花”,做好观察笔记,才能对某种动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二、抓住外形特点写活。动物的外形,包括动物的头、眼睛、嘴巴、颜色等特征。抓住了它的外形、颜色的特点,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和企鹅》中“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这里作者抓住了金企鹅嘴、头部颜色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突出了金企鹅的可爱。
《美丽的大公鸡》一段话: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多么美丽呀!火红的鸡冠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扑闪着,眼珠像一颗又黑又亮、圆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黄又尖,十分锋利,寻找美食全靠它。脖子上是一圈圈红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鲜艳,黄的、红的、黑的交织在一起,好像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长脖子,四周的羽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拍打着,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它的尾巴更是美丽,像一簇燃放的烟花,金色的爪子,刚强有力地站立着,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这段话采用“总分”的方法写了大公鸡非常美丽。先用“总述句”写了“大公鸡多么美丽呀!”;接着分述了大公鸡的外形:鸡冠、眼睛、嘴巴、脖子、全身羽毛、翅膀、尾巴、爪子。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抓住生活习性写活。动物很多,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生活习性。如猫喜爱夜间活动,抓老鼠;翠鸟喜欢停在水边苇杆上,注视着水中鱼的动静,爱贴着水面疾飞;燕子喜欢在屋檐下做窝……抓住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才能把动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四、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五、运用修辞手法写活。如《我和企鹅中》“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用“系帽子的带儿”来比喻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是多么生动得体啊!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如何把花草树木写“活”
有的同学描写花草树木很呆板没有生气,常常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如“金秋公园的树美、花美,真是令人可爱……”这样写一点也不生动具体。那么如何让花草树木“活”起来呢?
一、写出姿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形状、姿态。如《秋菊》:“有的菊花像雪白的小绒球;有的花瓣狭长狭长的,犹如小姑娘的秀发;还有的花瓣飘洒自如,像是仙女们在翩翩起舞……”这段话用“小绒球”“秀发”“翩翩起舞”来比喻秋菊姿态各异,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写出动态。把静态的花草树木写成富有生命的物体,可巧用动词写出动态美,让花草树木栩栩如生。如《秋天的果园》:“那橘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有的躲在绿叶中……”这里巧用“挂”“高昂着”“躲”等动词把静态的橘子写得活灵活现,富有动感。
三、描绘色彩。用色彩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各种颜色,犹如一幅鲜艳美丽的彩图。如《校园花坛》:“校园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花……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有的白如玉、有的黄如金、有的红似火、有的粉如霞……”这里用“白”“黄”“红”“粉”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像立体的彩色图。
四、描摹声音。用描摹声音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响声,犹如悦耳动听的美妙歌曲。如《果园的秋色》:“……秋风吹拂着树叶‘沙沙沙’地响,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着歌……”这里用“沙沙沙” “叽叽喳喳”的摹声词语分别写出了秋风和小鸟发出的声音。
如何把静物类写活
一、写出该物特点。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二、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习作《瓷马》)这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喜爱或赞美之情
三、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必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我家养着两条可爱的小金鱼,它们的名字叫灰灰和红红。
一听名字就知道了,灰灰的颜色肯定就是灰色了。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滴溜滴溜地转着,好像有看不完的风景似得。它总是张着自己那“o”型的小嘴巴向上吐着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红红呢,比灰灰大一些,红红的尾巴好像火红的长裙。怪不得它整天摇着尾巴在鱼缸里游泳,原来是在向灰灰炫耀自己的尾巴呢!
灰灰和红红刚来到我家的时候,喂它们鱼食它们都不吃。我想,它一定是来到了一个新家很害羞、很害怕吧。等我和它们都熟悉了就不客气了,现在我给它们喂食,它们总是瞪着眼睛,张大嘴巴,摇着尾巴向上游。
因为灰灰比较小,所以红红每次都会第一个吃到食物。等灰灰到的时候,食物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每次我都会等灰灰到的时候再撒几颗鱼食,以免灰灰饿着。这些小家伙永远不知道什么是饱,只要你喂它,它就会不停地吃,永远不会停下来。
有时我想逗逗小金鱼,就把手指头伸到鱼缸里,小金鱼以为是食物,就游过来。一看,原来是手指头,就没趣地走了。走时候,还不停的向我翻白眼呢!
看,这些小金鱼多么可爱呀!
看到柳絮,不禁想起了初中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段往事。
几个爱好写作的同学在一起共同构思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又是柳絮飘起时”,虚构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 男少 女,他们怎么相识呢?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把故事背景设计成柳絮飘飞的时节,男孩子 随口吟 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然后不经意间让女孩子接上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于是开始了一段懵 懂、纯洁 而没有结局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心事,谁能说得清呢?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挑这两句诗,大概是因为青涩的年纪里固执地认为飘飞的柳絮代表着一种飘渺无边 的思 绪,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蕴含其间,所以才对它情有独钟吧。
后来才发现,对飘飘柳絮情有独钟的不只是我们那帮少男少女,更多的是古代的诗人呢!
印象较深的是和谢家宝树有关的一则故事。
东晋时的名士谢安有一次正在给他们的“谢家宝树”们上课,忽然下起雪来了。谢安就想趁机考考这些“ 宝树 ”,于是随口吟了一句“飘飘白雪何所似?” “宝树”侄子谢朗应声而对“撒盐纷纷差可拟”,谢安认 为不够 好。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深得谢安的欣赏,断定此女日后必定文采出众。 这就 是有名的“咏絮”佳话,这个深得谢安赞赏的才女就是谢道韫。
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即使用我们普通人的眼来看,也能高下立判。把雪比作盐,只是形似,而谢道韫把雪 比作 柳絮,则不但形似更是神似了。盐有一种重量感,哪里有柳絮因风起的飘逸和优美的意境呢?
后来,因了谢道韫,“咏絮才”成了有才气的代名词。这时,大家是否会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 ,曹 雪芹给她冠以“堪怜咏絮才”,那是对林黛玉文学才华的高度褒扬。
诗歌史上,有才华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不舍得错过柳絮这个优美的意象,所以,柳絮成了历朝历代诗人争 相歌 咏的对象。
因为柳絮和柳的宗族关系,柳絮不免也和柳一样带上了离别的印记。最典型的当属隋代民歌《送别》诗: “杨 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 望离人 早归的思绪,那飘扬的离思可不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唐人郑谷的《柳》亦有类似诗句:“会得离人 无限意, 千丝万絮惹春风。”春风骀荡,柳枝摆动,柳絮翻飞,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在诗人 看来,这是 柳树柳絮领会了离人的情意,为了表示对离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风的,柳絮的缠绵多情跃 然纸上。
絮者,轻柔的代名词。阳春三月,柳絮轻轻忽忽从树上飘然而下,悠悠落地,缠绵缱绻,风流多情,在诗 人的 眼中也就多了几分风雅。这柳絮入了诗便也有了几多韵致。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中有脍炙人口的“ 梨花院 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这句诗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柳絮也因 此多了几 分风雅之情。白居易曾有诗云:“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虽然诗人是以此感叹自己 已经失去童 年,无法再去追寻的怅惘,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儿童捉柳絮的怡然和逍遥,也不失为一 种雅致的生活 情趣。
当然,因为柳絮本身随风而逝,飘荡无依的特性,与很多客居异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命运颇多相似之处 ,很 多诗人也把柳絮作为身世飘零的象征。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的林黛玉,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 ,所以 见飞絮飘泊无定,伤世感怀,不禁发出了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叹。 想来,林妹妹孤单 一人,寄 人篱下,虽则有外祖母疼惜,但生性敏感再加上非愁即病,有这样的感慨大可被我们理解。又如文 天祥《过零 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妇孺皆知,诗人用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 的柳絮,把浮 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孤苦可知,令人心生戚戚。
既然诗人如此钟情柳絮,所以其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我个人还对一些词 句倍 加珍爱。最使我折服的比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句 。词人将闲愁比作满城飘扬的柳絮,真是恰切之极。再如宋东坡本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是做起婉 约诗来也 是愁肠百结,动人心魄。他的《水龙吟》中“似花还似非花”的精准描述和结尾“细看来,不是杨 花,点点是 离人泪。”的倾诉,每每读来,总能使人心生凄凄惨惨之情愫,欲读不忍,欲罢不能,纠结不已 ,真真达到了 诗歌动人心肠的最高境界。
放眼窗外,绿意盎然,不觉已是暮春时节,柳絮也早已踪影全无,空留多情之人在此凭吊哀叹。但是,作 为一 种诗歌意象,柳絮却有着永久不散的魅力,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还是今天的凡夫俗子,总会有人记起 它。
我想,在某一个时刻,柳絮一定还会荡漾在某些人的心底,永久地飘飘洒洒。
文档为doc格式